今年以来,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,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的主线,全力办好两件大事,加力推进“六个工程”,1-11月份,工业生产稳定运行,投资增速实现提升,消费市场不断恢复,全市经济延续平稳运行态势。
一、工业生产运行稳定 制造业拉动有力
1-11月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.8%。分三大门类看,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.5%,比1-10月收窄0.4个百分点;制造业增长7.5%,比1-10月加快0.9个百分点,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3.0%,是主要拉动力;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.1%。分主要行业看,规模以上工业20个大类行业中,有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。其中,食品制造业增长24.9%,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2.4%。从新动能看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.1%,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.6%,分别快于规上工业11.9个、21.4个百分点。从主要产品看,原煤产量9736.24万吨,发电量366.37亿千瓦时,其中,新能源发电量43.57亿千瓦时,增长86.0%。
二、投资增速持续回升 民间投资增长较快
1-11月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同比增长8.8%,比1-10月加快1.5个百分点,比前三季度加快5.1个百分点。分项目看,亿元以上项目个数229个,实际完成投资额217.11亿元,增长2.7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5.4%,第二产业投资下降4.0%,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.3%。民间投资增长16.3%,快于全部投资7.5个百分点,拉动全部投资6.3个百分点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2.6%,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5.9%、30.7%。
三、消费市场稳步恢复 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较好
1-11月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.13亿元,同比增长2.4%。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.3%,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.4%。按消费类型分,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.9%,餐饮收入增长6.8%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。从限额以上单位类值看,新能源汽车类同比增长135.4%,比1-10月份加快15.6个百分点;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.2%,比1-10月加快4.8个百分点。
四、先行指标走势向好 金融存贷同步增长
1-11月,铁路货物发送量9821.13万吨,增长5.2%;铁路旅客发送量414.68万人,同比增长5.5%。全社会用电量124.77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.4%。11月末,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776.79亿元,同比增长8.9%;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443.35亿元,增长6.6%。
总体来看,随着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,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表现回暖,积极因素不断积累,整体经济开始企稳回升。下阶段,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强化政策合力,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,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